養鴿苦,養鴿累,養鴿還要交學費,誰知學費那么貴,不如閑話少說,聽聽潘妮撩鴿。撩什么鴿,當然是好鴿!鴿友們大家好,我是環球信鴿資訊網-潘妮。上一期講了中國上海西翁的故事,這一期,我們接著講述楊登元“西翁”、王福源西翁的故事…楊登元祖籍江蘇揚州,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末來上海投奔哥哥楊登高,在襪廠打工。因從小喜愛鴿子,來上海時還帶著幾羽鴿子,至五十年代初參加了鴿協,憑帶來的幾羽鴿子放飛時簡直沒有成績。當時在上海繼李梅齡醫生的李鳥外,在滬西有李祖光、陳飛鴻已引進飼養西翁系,而且成績一路領先。光羨慕等待不行,經人介紹,有個叫朱永茂的商人,想出售鴿子,因為朱永茂養的是李祖光的西翁,比賽成績也好,從1953年起連續出售了8羽鴿子給楊登元。以后又引進了李祖光放飛南京冠軍和潼關冠軍的上一代種鴿等3羽,這也是楊登元的執著追求,也可以說是一種機遇,這些引進的李祖光西翁成了楊登元棚內的基礎種鴿。楊登元從朱永茂處引進李祖光的西翁后,成績一路飚升,由于成績突飛猛進,受到了上海鴿界的重視。他雖然有點坐享其成,但是沒有停止不前,而是花功夫去了解李祖光西翁的表現能力,放飛成績,外形外貌,發現有優秀的西翁,他會通過各種渠道如借用、買進、交換等手段,不斷完善充實自己的鴿群。他與陳飛鴻也曾互贈過鴿子,因為陳飛鴻與李祖光共同養過西翁系,所以通過互贈可以利用近親雜交,還可提高各自棚內的西翁純度而提升品系。楊登元的西翁系不僅外觀漂亮,比賽成績以及對鴿界的影響也是很大的,楊登元的西翁系,大多是凹頭面,尖嘴(稱為洋釘嘴),前胸飽滿,后腰肌肉發達,手感好,恥骨緊,翅膀有力,鴿眼另有特色,眼砂以雞黃為主,個別也有漂亮的眼砂、瞳孔小而收縮快、眼砂顫動頻繁、體形中等,楊登元的紅絳(稱為楊家絳)固然有特色,如果能孵出雨點特別是雌鴿,那就更加漂亮,惹人喜愛。楊登元對西翁情有獨鐘,幾十年從未動搖過,就是碰到挫折失敗也不灰心,事實上任何一個品系不可能是常勝將軍,堅信只要保持純正的優良血統,謹慎精心配對,再加上科學的訓養管理,獲勝的機會就多。楊登元通過實踐掌握了鑒賞西翁的本領,對于鑒鴿在他內心有一套特定的標準。有的鴿子飛過蘇州就留在棚內作種,而有的鴿子用他自己的話說可飛到“呼呼叫”。有了穩定的遺傳因素的種鴿作基礎,棚內肯定出成績,壯哉!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,繼承和發展了中國西翁系,貢獻了畢生的精力。王福源出生在上海的一個中產階級的家庭中,自小喜愛飼養信鴿,大學畢業后,他從父親手中接過了幾家印染廠的經營管理,有了雄厚的資金來源。當時在上海,李梅齡醫生的“李鳥”,可說家喻戶曉,飼養者也十之八九,但王福源卻獨辟蹊徑,認為法國的西翁既是外國鴿系,成績也相當不錯,而且各國飼養者對西翁的評價也很高,為此他托人從美國購進了16羽鴿子,其中有幾羽就是西翁系。第二次他又直接從美國查爾斯•海茨門棚中直接購進一對種鴿,由于這一對西翁的外形不盡人意,按現在鴿友的話說雌雄的體材長反了。但既然引進了就要出下代,王福源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孵出了第一對幼鴿,令人驚訝的是這對幼鴿體態勻稱,長得非常的漂亮,初次參加比賽就得了個蘇州第一名,又得了個無錫的冠軍,真是一鳴驚人,既感嘆西翁的優良品系,又佩服海茨門的黃金配對。王福源的引人矚目的成績,勢必引起鴿界的關注,有些鴿友希望從王福源處引進這路西翁血統,來提高自己棚內的比賽成績,但王福源從不出售鴿子,使眾鴿友失望而興嘆。在以后上海的遠程蘭州比賽時,王福源的一羽灰雄榮獲蘭州亞軍。當時溫州有一吳姓的鴿友,帶了巨款想購進這羽蘭州亞軍,但王福源連面也不見,使這位鴿友失望而歸。由于歷史原因,王福源在上海的鴿舍和家均受到破壞,精心飼養的西翁鴿被人哄搶而空,隨后王福源離開上海,前往香港定居。這一段時間內他停養了自己心愛的鴿子。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,在改革開放的大好形勢推動下,王福源懷著對西翁的執著追求,割舍不了對西翁的感情,重操舊業,在深圳又飼養起了信鴿。想從美國海茨門處引進西翁,由于海茨門年邁體弱,介紹王福源從另一位飼養海茨門西翁的托倫茨基處,購進了6羽西翁鴿,其中的子代鴿有一羽在1993年獲500公里全國冠軍,這是對王福源一生愛鴿的回報,也是上海西翁的新生。好的朋友們,這一期的西翁故事說到這里暫時告一段落,下一期我們接著講述中國G絳的故事~